7月13日,由文化和旅游部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主辦的《中華醫藏》首批圖書發布儀式在國家圖書館舉行。作為“中華古籍保護計劃”框架下實施的國家重要古籍保護項目,《中華醫藏》首批發布的是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主編、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《中華醫藏·養生卷》,共36冊,收錄了從南朝至清代的74部代表性典籍。
《中華醫藏》項目是一項多行業、多民族共同承擔的全面揭示中醫藥發展源流的重大基礎性學術工程。項目組從2010年起組織專家學者全面調研發掘存世中醫藥古籍,從13000余種中醫藥古籍中選錄具備歷史文物性、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的中醫藥古籍2289種,并采用“編”“類”結合的方式編纂影印出版。
本報記者 崔芳 徐秉楠
“藥餌過三伏,文書散百憂?!痹谒未膶W家秦觀的詩詞中,中醫藥、書籍是度過伏天的“最佳搭檔”。時光流轉近千年,在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,在初入伏的盛夏天,中醫藥與古籍再次攜手登場。
7月13日,此間舉行《中華醫藏》首批圖書發布儀式。萬卷醫籍精選千部典藏,人們思考著如何把這項利在千秋的文化搶救工程做對、做精;古舊黃紙開啟新生之路,人們摸索著怎樣將這些曾光芒閃耀的智慧結晶重新擦亮,使其再次綻放。
古與新
據發布儀式現場的相關資料介紹,全國150個圖書館(博物館)館藏的1912年以前印刻的中醫藥古籍共8663種,其中有3000余種是孤本,占現存中醫藥古籍總量的40%以上。除孤本醫籍外,還有全國僅存2~3部的稀有醫籍,這類書有1100種左右。
國家圖書館館長、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熊遠明介紹,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啟動實施以來,先后評選并公布了6批《國家珍貴古籍名錄》,累計收錄古籍13026部,其中共入選中醫藥古籍371部。
“這些都是中醫藥發展歷程中留下的最珍惜的寶貝,要千方百計呵護好、珍惜好?!币晃豁椖拷M專家表示。項目組歷經十多年,從全國上萬部中醫藥古籍中選錄最具歷史文物性、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的中醫藥古籍2289種,可謂珍中選珍、優中擇優?!吨腥A醫藏》之“藏”,就包含著系統全面地考察、收集整理、集結匯總存世重要古典醫籍的意思。以先進的技術手段影印出版,使得珍貴醫籍化身千百,用之當代,垂之后世,為中醫藥古籍保護和利用打下堅實基礎,為科學研究提供豐富的文獻基礎,為文化、教育和相關產業提供系統便捷的研究資料,為臨床實踐、養生保健提供寶貴的經驗。
“這也是盛世修典的意義?!敝袊こ淘涸菏?、國醫大師、《中華醫藏》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張伯禮強調,“一定要提高認識,精益求精,以傳世之心打造傳世之作?!?br />
除了要把古籍中的“傳統實力派”囊括其中,一些“新秀”也被重點關注著。
“近年來,隨著我國的古籍普查和相關考古工作的推進,我們又發現了很多珍貴的醫籍。2012年成都老官山漢墓考古發掘中就出土了大量醫學竹簡,它們比馬王堆醫書更加成熟,具有極高的價值?!痹幕扛辈块L、國家圖書館原館長、《中華醫藏》規劃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和平提示,此外,越來越多的此前收藏在海外的醫學典籍也在不斷“回歸”,不少還是孤本,也應該以此為契機評估其價值,擇優選錄。
藏與用
“其實,這次我們已經選了不少海外收藏的中醫古籍?!鄙綎|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、該校中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院長、《中華醫藏》項目學術辦公室副主任王振國以此次《中華醫藏》收錄的方書類目舉例,“但是對于海外古籍的收錄,我們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授權?!彼忉?,不少計劃收錄、目前在海外收藏的中醫藥古籍大多在公立圖書館、博物館,屬于公共資源,相關圖文都供完整下載。但如果要出版,出版機構一般要求相關機構給予授權。但這些古籍的根在中國,收藏機構并沒有版權,下一步要推動理順上述古籍的出版流程。
除此之外,不少專家還提到,國內古籍的影印、收集也面臨一定障礙?!昂芏喙偶卤旧票静坏嗅t學價值,還有收藏價值、文物價值。不少甚至是所在圖書館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?!币晃粚<曳治?,有些藏書單位也因此對其借出、影印有嚴格限制,不會積極支持讓這些寶貝成為公共資源?!斑@我們也可以理解。接下來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去統籌協調推動?!币晃粚<艺f。
專家們表示,歸根結底,就是對古籍的藏和用的認識問題。正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,項目組還大力倡導對文化遺產要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。編纂時,要做再生性保護,要積極推進電子化數據庫建設,同時加強??毖芯坷?,讓更多人意識到,把寶貝藏起來,不如放出來。
“要把我們的古籍保護利用和中醫藥事業發展、醫學科研創新、文化旅游事業、健康中國戰略、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,讓中醫古籍不但昭示古代學人智慧,更啟迪當今學者對于未來中醫藥學科創新發展、資源發掘利用的思考和實踐?!敝芎推奖硎?。
冷與熱
發布儀式現場,首批出版的《中華醫藏·養生卷》36冊書整齊地擺放在展臺上,散發著悠悠書香。翻看第一冊,最早映入眼簾的古籍就是《抱樸子內篇》,作者是晉代中醫藥學家葛洪。國人更熟悉葛洪的另一本著作《肘后備急方》。諾貝爾獎獲得者、我國著名藥學家屠呦呦正是從這本書中獲得線索和靈感,發現青蒿素。該藥作為治療瘧疾的一線藥物,至今仍在廣大非洲地區備受熱捧。
而中醫藥古籍以穿越千年時光的韌性和魅力,至今仍能在健康服務中發揮作用,少不了醫史文獻整理研究人員的默默付出。他們不懼終年青燈黃卷相伴,或許還將皓首窮經。
“古籍整理研究是一個相對冷門的領域,尤其是近20年來,人才還是短缺的?!蓖跽駠寡?,老一代醫史學文獻學大家如馬繼興、張燦玾、余瀛鰲,都是不怕坐冷板凳的典范。在年輕人中尋找還愿意靜下心來,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閱讀、研究、積累的,并不容易?!昂孟⑹?,近10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一直在抓相關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。尤其是依托《中華醫藏》這個國家項目,我們年輕一代的教師、研究生更多參與了進來?!蓖跽駠f。
本月下旬,又一次全國性中醫古籍和文史相關培訓將拉開帷幕?!拔覀円恢碧嵋粋€口號,就是‘既要出著作,也要出人才’。期待在國家項目的支持下,我們的人才隊伍也能熱起來?!蓖跽駠f,有了對這份事業充滿熱愛的高素質人才,這些古籍的馨香一定會傳得更廣、更遠。
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_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_日本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_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